卷了两个月的新势力品牌交出了2月销售成绩单。月内,新势力品牌交付量环比整体下滑,仅三个品牌月交付过万辆。
在乘联会看来,去年末大规模的促销活动透支了今年初的购车需求。与此同时,2月工作日减少,又逢春节假期,第二三周新车销量出现大幅下降。部分经销商推出“春节不打烊”或限时优惠、金融补贴等系列活动,春节期间试驾及购车需求有一定延后。加之春节前后河南、湖北等地大雪和冻雨天气导致出行减少,2月份汽车终端零售略低于预期。
春节长假,记者先后到访几家位于一线城市核心商圈的新势力门店。除新春祝福语外,店内极少有张贴新春优惠宣传海报的情况;到店看车人数提升,但预约试驾、与销售入座详谈者比例甚少。相较于去年初的降价潮,今年春节车企的优惠活动似乎并未在市场端引起如去年一般的强烈反响。
问界蝉联月度销冠,理想紧追
尽管交付量呈整体下滑态势,但头部新势力品牌规模效应已逐渐成型。
部分新势力品牌2024年2月销售表现(蓝鲸财经制图)
2月,问界再度战胜理想,蝉联新势力品牌月销冠军。自新M7推出以来,问界系列车型交付量保持高位。月内其累计交付新车21142辆,其中18479辆为新M7。
理想紧随问界之后,2月交付新车20251辆,同比增长21.8%。据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透露,在经历八天春节长假、理想L系列年款切换部分车型售罄的情况下,2月理想依旧实现了日均近千辆交付(不含春节假期),同比大幅增长。
3月初,理想旗下首款纯电MPV理想MEGA及2024款L7/8/9相继上市。李想表示,“随着新车型的发布和交付,我们的目标是3月恢复到月交付五万辆的水平。”
广汽埃安以16676辆的销量位列第三,销量同比减少44.6%。
造车新势力中,蔚来、零跑、哪吒、小鹏2月分别交付新车8132辆、6566辆、6085辆及4545辆。竞争加剧之下,马太效应渐显。
自主品牌车企旗下的新势力品牌也面临着市场声量分化带来的考验。当行业发展节奏明显提速,消费者对车企产品、技术更新频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月,比亚迪累计销售新车122311辆,其中涵盖腾势品牌销量4598辆,销量连续两个月环比下滑。有业内人士对蓝鲸财经记者表示,去年以来,新能源MPV赛道涌入极氪009、魏牌高山、理想MEGA、小鹏X9等新选手,腾势D9又没有大的改款升级,市场份额受到了挤压。在版本更新后,该车销量或将实现回升。
而得益于新车型新技术的发布,去年1月正式发布的仰望及同年8月正式发布的方程豹品牌在市场端持续受到关注,2月分别销售新车780辆及2310辆。
根据长安汽车公布的数据,今年1-2月,其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达到7.5万辆,同比增长超54%。其中,配资平台网址长安深蓝、阿维塔2月分别交付新车9994辆及2457辆。
吉利集团2月累计销售新车111398辆,同比增长3%。旗下纯电和插混车型分别销售20113辆及13395,前者同比减少3%,后者同比增长572%。月内,吉利集团旗下吉利银河、极氪、领克品牌分别交付新车9120辆、7510辆及13209辆。
新车密集上市,能否改变市场格局?
近些天,车市迎来一批新玩家,甫一亮相即使出“必杀技”。
2月24日,智己旗下改款车型全新智己L7正式上市,新车在智能化、续航里程等方面进行升级,售价区间为29.99万-41.99万元,相较最初上市时的起售价降低6.89万元。2月27日,全新极氪001正式上市,官方零售价26.9万-32.9万元。新车全系标配800V高压系统、高性能碳化硅电驱系统、大容量800V动力电池,上市后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作为新能源市场中的最具主动权的玩家之一,2月中旬至3月初,比亚迪先后完成了秦PLUS、驱逐舰05、汉、唐、宋Pro DM-i、元PLUS等车型荣耀版的上市,新版本售价较一年前上市的冠军版售价进一步下调。其中,秦DM-i荣耀版官方指导价低至7.98万-12.58万元,较冠军版低2万元。
时至3月1日,暌违已久的理想MEGA正式迎来上市,并公布了55.98万元的售价,市场都在观望着其将如何“彻底颠覆50万以上汽车销量格局”。就在同一天,腾势宣布其将于同月6日发布2024款腾势D9,并在宣传海报中配文“能超越腾势D9的,只有腾势D9”,继而引发行业热议。
随后,小鹏X9也被卷入战场。根据小鹏汽车方面提供的数据,2月小鹏X9交付1448辆,上市2个月交付近4000辆。小鹏汽车方面对蓝鲸财经记者表示,随着春节后的产能爬坡和个别供应链瓶颈的解决,3月起小鹏X9的产能将会大幅提升,加速交付。
3月2日,零跑宣布旗下最新SUV车型零跑C10正式上市,起售价仅为12.88万元。其同时集中发布全新C11、C01及T03,对产品智能化水平、操控性、续航进行升级的同时,将购买门槛降低了1000-20000元。
新车发布会上,零跑创始人、董事长、CEO朱江明直言,“我们不怕卷,但我们不是卷价格,而是卷价值、卷品质、卷新技术。”这句话或许道出了许多车企管理者的心声。但随着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在市场格局重构的过程中,价格势必会持续成为车企的前线战场。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辉煌优配观点